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番外六
朝鲜半岛。
倭国袭来后,朝鲜国王李昖北逃义州,釜山已经失陷,大明军兵到此之后十分无语——李昖竟选在这个时候立光海君为王世子,自己则跑路到了平壤。
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这种事是绝不存在的,跑路是最快的。
且朝鲜军兵在倭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,倭兵一来,朝鲜兵立刻被打得四分五裂。
李如松手中有一份朝鲜地图,来自内阁,地图上对于朝鲜国、归津江、鸭绿江的方位等描绘得极为细致,且大军至朝鲜时,便有在朝鲜国内的大明百姓主动到军中,将情形对李如松说明。
李如松心道,这位柳阁老缘何对朝鲜形势预判如此准确,在来朝鲜之前,李如松也觉得,倭国不会胆大妄为到进犯大明,然而见了倭军在朝鲜势如破竹的情形,李如松才知,倭军在朝鲜气势正盛,进犯大明的可能……极高。
内阁有柳贺坐镇,故而给大军下令下得极快。
李如松心底十分震惊,因大军还未至朝鲜,柳贺便将他在朝鲜的布置对李如松道出,他仿佛早已预料会有这一战,不仅如此,李如松也得到了许多与倭国有关的情报。
大明以文御武,即便是同一品阶,文官也要比武官地位高出许多,能官至尚书、巡抚者,无一不是进士出身的官员,他们这些武将也常受文官掣肘。
文官纵然看不起武官,可武官心中也未必瞧得起文官。
柳贺任次辅后,给了李如松领兵上的许多权限,在李如松老。
李如松曾听辽东的文官们说过,这位柳阁老无所不能,样样精通,初听时,李如松觉得,或许是柳贺三元及第,令他在文臣心中地位非凡。
可真正和柳贺打交道之后,李如松才意识到,这位阁老果非常人。
就以他对朝鲜的熟悉程度,他就不像一个处于朝廷中枢的官员。
此战随同大军而行的,还有礼部派来的懂朝鲜语、倭国语的官吏,这给大军行事增添了许多便利。
此战粮草充足,又有熟悉水情的水师在前冲锋,李如松也想打一场漂亮的胜仗,要满朝诸公瞧一瞧他们辽东军的战果。
……
李如松入朝之后,便在一月之内以四万大军收复了平壤。
朝鲜国王喜不自胜,向天子夸赞上朝之军勇武非凡。
之后便爆发了有名的碧蹄馆之役。
因碧蹄馆地形复杂,皆是崎岖狭窄的河流溪谷地形,并不适合明朝骑兵,倭军借此机会将明军包围,然而明军军备充足,火器配备也十分惊人,立刻在碧蹄馆取得了一场大胜。
京城这边,石星果真要派沈惟敬前往倭国议和,柳贺却觉得,优势在我,不必对倭患议和,但与明军援助朝鲜在廷议上取得绝大多数支持不同,到了此时,许多官员觉得,既赢下了碧蹄馆之役,收复汉城已近在眼前,明军此时与倭国议和,便可省去大军劳顿,能令军民有喘息之机。
众朝臣中,柳贺是反对最狠的。
他知晓历史,自然明白议和不会成,倭国将再派大军进犯朝鲜,李如松甚至会因为此战丢命。
在众多见好就收的意见中,柳贺的想法便显得格外特立独行。
为此,柳贺特意上门劝说石星。
他和申时行商讨许久,二人在政事上有过不少冲突,为了这一战,柳贺对申时行做出了许多让步,之后,柳贺又与王锡爵、许国和王家屏商议。
众朝臣最终赞同了柳贺的决定,但因此事,他也在朝堂上引起了许多争议,不少官员觉得柳贺十分好战,言官弹劾他,说他因一己之私令朝廷陷入战乱之中。
柳贺对此一片平静。
战事起之前,柳贺特意写信给李如松,叫他先夺了朝鲜国主的权力,这位朝鲜国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,夺回汉城后,他竟中了倭国的反间计,将朝鲜名将李舜臣罢免,要知道,在整个对倭之战中,整个朝鲜拿得出手的也只有李舜臣一人了。
到这时候,柳贺多少理解了张居正当年的感受。
他眼下还不是首辅,只是次辅,却觉得官员立于官场之中,想得人人称赞是极难的,可被批判质疑却十分简单。
朝鲜战事的境况不断出现在阁臣桌案上,即便夺回了汉城,挽救朝鲜与危难之中,可倭国的军力并未受到影响,换而言之,倭国有再来一次的机会。
柳贺劝说众朝臣时便道:“倭寇袭扰我东南海境时,朝廷连年派兵镇压,倭寇依然连年来犯,使我沿海臣民受了多少苦难?此时倭寇既打了败仗,我等自然应当乘胜追击,若令其再有喘息之机,其一或许再犯我东南海境,使开海之功化为乌有,其二,其若再集结兵力进犯朝鲜,我大明再派军兵助力,岂不比如今更耗费兵马粮草?”
说来说去,还是钱的问题。
...
第一次下山的小道士柳阳,武功高超医术绝世,面对美女小徒孙的诱惑,该何去何从?...
一场车祸,订婚礼上,他另娶她人,她将他送的戒指扔到他的面前,祝福他永远不要后悔! 她本以为终于可以放下一切离开,却被陌生男人拉入房间,灼热的呼吸点燃夜的温度帮帮我,我会对你负责。 一夜之后,她的无名指,被人强行戴上了一枚价值连城的戒指。...
苏泽明本是江北市顶级大少,因为遭人暗算,公司倒闭,自己还患上了绝症,绝望之下,他去了海外求医,进入了药帝门,将医道和武道都修炼到了巅峰,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新一代‘药帝’!这一次,他强势归来,要让那些从前都高高在上,踩过他的人,都低下那头颅,尊他为帝!...
威风凛凛的九州战神,本想着龙隐都市,弥补自己五年前犯下的过错。谁知对方视他如草莽,恣意凌辱。一怒之下,他将手中龙符交到一旁小姨子手中…...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