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廖升说道:“在座的都是好友,我就直言了。
这三殿下喜武厌文,又提倡分封之礼,若将来继得大位,非我等文臣之福。”
李庆连连称是,郁新若有所思,而茹瑺却是不以为然。
茹瑺道:“廖兄所言有些道理,但实际上未必会出现。
历朝历代,为何在开国之后的君主均偏向我等文臣?岂是因为他们天生喜好?宋太宗武艺高超,不通文墨,好武功,但仍重文轻武,这是因为重用文官符合他的利益啊!
一般开国之君,威望甚高,压服众将不在话下;但二代以后多生于宫廷,长于妇人之手,大将岂会心甘情愿服他?若武将权威过重,则有叛乱之忧,唐代的安史之乱就是明证。
东汉不断压制外地武将,尽收兵权于内,也是为了防范武将叛乱。
但后来外戚专权。
引来董卓进京,乱了大汉四百年江山;晋代吸取东汉教训,将军权俱委于宗藩亲王,结果不过二代,就发生了八王之乱,引发五胡乱华,衣冠南渡;唐代追求文臣武将、宗室外藩的平衡,结果发生了安史之乱;宋代吸取历朝历代的教训,与文臣士大夫共治天下,是以有宋一代未有叛乱。
所以选择文官当政是历代君王尝试了各种方法之后最终的选择,并不以君主自己的意愿发生改变。
三殿下现在还小,不通世事,等到殿下真的继位为君的时候,就会自然而然的重视我文臣了,即使未来真的在偏远之地封王也不会影响我等文官的地位。”
茹瑺的话确实是有道理,即使我们的主角允熥是有后世的记忆,但在当上皇帝以后,仍然为了自己的权势稳固改变了一部分想法,大体维持文武平等。
但是茹瑺有一点没有考虑到。
当然,这一点他也肯定考虑不到,那就是允熥有后世的记忆。
允熥后来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手段防止了文官压倒武将。
其它人听了茹瑺的话,也觉得很有道理,纷纷赞同,郁新说道:“茹兄说得有理,看来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,一切,等今上百年之后再看吧。”
除了茹瑺之外,还有其他人在与朋友的交谈中提到了类似的观点,并且还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,而且让老朱都觉得有道理。
不过我们先不讲,回到老朱。
老朱今天晚上判折子的时候,收到了一本特殊的折子,是有人弹劾黄子澄图谋谋害皇三孙朱允熥。
老朱一开始是不相信的,黄子澄这个人他虽然不太欣赏,但是因为允炆很信任他,所以老朱还是对他有过了解的。
在老朱看来,黄子澄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这个胆子和执行力来谋害允熥呢!
但是看完折子以后,他发现折子中的理由非常充足,证据也夹在了折子中。
老朱马上传旨叫上折子的人来觐见,丝毫不顾此时已经是宫门落锁的时间了。
那么,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欲知详情,请看下回分解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ps:使用了一把评书的老梗,放心,不会再有的。
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,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重生到千禧年,身为金融博士的聂文尧狂喜,他开始疯狂买地皮,收农村老物件,炒股,他这一世发誓要做超级亿万富翁。...
自从搬到小姨家,每晚我都艳福不浅...
警中有位前辈告诉我慈不掌兵善不从警。好人当不了警察,因为善良在作奸犯科的人看来,是一种可笑的懦弱。我很不幸,不是一个善良,也不是一个懦弱的人,那些千奇百怪的犯罪,形形色色的罪犯,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。我不得不向他们一样思考,不得不像他们一样行事,因为我无时无刻都在绞尽脑汁地想着,如何抓住他们。我叫余罪,我是刑警,...
四羊方尊这么重,古人真的拿它来拼酒?金缕玉衣这么牛的裹尸布为啥后来不用了?金属真的是你看到的那样?艾滋病毒究竟是用来干啥的?良渚玉琮是祭器?拜完财神拜寿星,我告诉你这俩货其实都很可怕!罗布泊里什么也没有,但是它很重要哦,你不相信社会上那些人说的吗?那你也别相信我写的,因为我也是瞎掰啊!...
主角会异能吗?很能打吗?不会。天上会掉下异能法宝什么的砸主角脑袋上吗?根本不可能。那么主角是不是很帅,走到哪里都能惹得女生尖叫?而且,还是个情场高手?不,在学校内的最不想选择当男朋友的排行榜上,他总是得票最高。好吧,主角到底是什么货色?旁人通常称主角是疯子,变态,精神异常者。但是,主角对自己却总是有一个很明确的自称。是什么?我,是个科学家。...
我也有雄起的时候吗,也可过这种生活吗,异世称霸之旅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