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这是两种不同的人。
这两类人凑在一起时,就会起一种很特别的分歧。
据说,人脖子上有一道纹路,旧时刽子手砍人,就从这里下刀,可以干净利索地切下脑袋。
出于职业习惯,刽子手遇到不认识的人,就要打量他脖子上的纹,想象这个活怎么来做;而被打量的人总是觉得不舒服。
我认为,对于敬业的刽子手,提倡出门时戴个墨镜是恰当的,但这已是题外之语。
想象几个刽子手在一起互相打量,虽然是很有趣的图景,但不大可能发生,因为谢天谢地,干这行的人绝不会有这么多。
我想用刽子手比喻喜欢并且想当哲人王的人,用被打量的人比喻不喜欢而且反对哲人王的人。
这个例子虽然有点不合适,但我也想不到更好的例子。
另外,我是写小说的,我的风格是黑色幽默,所以我不觉得举这个例子很不恰当。
举这个例子不是想表示我对哲人王深恶痛绝,而是想说明一下“被打量着”
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。
众所周知,哲人王降临人世,是要带来一套新的价值观、伦理准则和生活方式。
假如他来了的话,我就没有理由想象自己可以置身于事外。
这就意味着我要发生一种脱胎换骨的变化,而要变成个什么,自己却一无所知。
如果说还有比死更可怕的事,恐怕就是这个。
因为这个缘故,知道有人想当哲人王,我就觉得自己被打量着。
我知道,这哲人王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,他必须是品格高洁之士,而且才高八斗,学富五车。
在此我举中国古代的哲人王为例——这只是为了举例方便,毫无影射之意——孔子是圣人,也很有学问。
夏礼、周礼他老人家都能言之。
但假如他来打量我,我就要抱怨说:甭管您会什么礼,千万别来打量我。
再举孟子为例,他老人家善养浩然之气,显然是品行高洁,但我也要抱怨道:您养正气是您的事,打量我干什么?这两位老人家的学养再好,总不能构成侵犯我的理由。
特别是,假如学养的目的是要打量人的话,我对这种学养的性质是很有看法的。
比方说,朱熹老夫子格物、致知,最后是为了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
因为本人不姓朱,还可以免于被齐,被治和被平总是免不了的。
假如这个逻辑可以成立,生活就是很不安全的。
很可能在我不知道的地方,有一位我全然不认识的先生在努力地格、致,只要他功夫到家,不管我乐意不乐意,也不管他打算怎样下手,我都要被治和平,而且根本不知自己会被修理成什么模样。
就我所知,哲人王对人类的打算都在伦理道德方面。
倘若他能在物质生活方面替我们打算周到,我倒会更喜欢他。
假如能做到,他也不会被称为哲人王,而会被称为科学狂人。
实际上,自从有了真正的科学,科学家表现得非常本分。
这主要是因为科学就是教人本分的学问,所以根本就没出过这种狂人。
至于中国的传统学术,我就不敢这么说。
起码我听到过一种说法,叫作“学而优则仕”
一场科学实验把一个疯子送去了150年后的未来,当从尘封的棺材里爬出,他进化了。...
新书炼域已上传,下面有直通车。...
自从搬到小姨家,每晚我都艳福不浅...
我打造了修仙界一款修仙建设游戏,竟然带着玩家穿越?抽中最低级位面的我,带着修仙位面建设系统,不仅要努力修炼,争当表率模范,还要秘密肩负起建设位面的责任。唉,别人穿越,再不济也能当个普通人,而我却是乞丐出身,你让我慢慢当休闲养成游戏玩?别开玩笑了,这些都要当成考核依据的。季度考核,年度考核,一个不慎,就要灰飞烟灭。唯有完成终极目标才能获得活着穿越回去的资格以及一亿人民币。你问我挑战时间?无限期!现在游戏开始!...
一场车祸,让一个普通医生拥有了透视的能力,第二天,自己竟然成了自己的仇家的女婿?...
...